“记得我爱你”阿尔茨海默病关爱黄手环活动正式启动

2018-09-07 10:22:00
admin
原创
3641

“记得我爱你” 阿尔茨海默病关爱 黄手环活动正式启动

2017年9月15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 ADC)联手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记得我爱你”阿尔茨海默病关爱黄手环活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郝林娜理事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主任委员 王鲁宁教授,ADC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解恒革教授、ADC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华丽教授,ADC常务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金彩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学源教授,以及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古宪生先生,总经理冯艳辉女士出席会议并演讲。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老年 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

《2016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报告》中指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与病患庞大基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治疗和照护的缺乏,少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接受过规范诊断,相当比例的患者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专业医疗照护资源覆盖率明显不足。为呼吁社会力量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2017年作为第六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今年的主题依然是“Remember me, 记得我爱你”。


ADC主任委员王鲁宁教授在致辞中多次强调阿尔茨海默病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个行业的共同参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郝林娜理事长认为这次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关爱活动,将为更多人提供正确的预防、治疗、照护机会,帮助更多家庭延长美好记忆。其全面系统性是对以往活动的一次重大突破。

ADC主任委员王鲁宁教授

“建设认知障碍友好化社区、推广新型医疗照护模式是迎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护理需求的有效途径。”ADC秘书长解恒革教授谈到。“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安养-养护-护理-医院,多层次新型照护模式,尽可能在居家社区中生活,满足患者及其家庭护理者长期、可接续的、多水平、灵活性需求,因需、因时、因地提供适宜服务,将有效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状态。在这方面,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ADC秘书长解恒革教授

ADC副秘书长王华丽教授深入解读了WHO《痴呆全球行动计划》,强调该行动计划以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照护者及家人的生活,减轻疾病对患者、照护者、家庭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影响为重点目标,涵盖七个重点领域:即将痴呆列为公共卫生重点,提高认识、促进友好化建设,减少风险,保证患者得到应有的诊断、治疗和照护与支持,为照护者提供支持,建立信息系统,以及推进研究和创新。王华丽教授指出,WHO痴呆全球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包括患者、照护者、卫生专业人员、社会服务提供者、政策制定者等。我国已在推进痴呆政策和诊疗与社会服务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值得继续深入并在各地推广。 

ADC副秘书长王华丽教授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状态,ADC常委何金彩教授披露了一项惊人的数据:据《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显示,2016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老人1370人,走失老人死亡率接近10%。何金彩教授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护理需政府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普遍存在视空间功能障碍,这也是出现大量患者走失的最重要原因。对此,依靠物联网科技,加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信息收集与科学追踪,实时地查询走失老人的位置,可有效降低走失风险。

ADC常委何金彩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学源教授认为,分级诊疗体系是通过加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与危险因素筛查,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采取规范化诊治流程,建立包括社区、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内的区域性分级诊疗模式。分级诊疗体系可有效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与干预率,延缓疾病的转化过程,应呼吁民众广泛参与。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阿尔茨海默病的严重性,病患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诊治,从而造成失智失能等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社区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机制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学源教授

本着‘关心人类健康’的企业理念,结合中国病患的实际情况,卫材公司也积极将日本老龄化社会下的治疗和照护经验引入中国。希望借助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的各种宣教活动,持续提升全社会对疾病的关注,通过升级贯穿认知、培训、照护的整体解决方案,改善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和照护不足的严峻现状。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