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 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以脑血管病变为主要 病因的痴呆综合征,属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中较重 的群体(major VCI) [1-3]。 VaD 是继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最常见痴呆原因。在60岁以上人群中,VaD患病率为 1.26%~2.40%,占所有痴呆病因的 12%~20% [4]。 从病史和临床特征来看,VaD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或亚急性发病,通常有明确的卒中史, 另一类是渐进或隐袭起病,通常无明确的卒中史,后者占 36%~67% [5, 6]。
VaD 以认知损害、精神行为症状和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同时具备支持临床症状的脑血管病证据 [7]。临床上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治疗 VaD。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被用于治疗痴呆伴随的精神行为症状,但会加重认知损害 [8]。促眠药用于治疗痴呆伴睡眠障碍,使用3个月后不仅会损伤认知功能 [9],还会增加死亡风险 [10]。这些药物常规使用的临床获益具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