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11-06 17:04:32
ADC秘書處
3017
最後編輯:admin 於 2019-11-06 17:22:24

血管性 癡獃(VaD)是繼 阿爾茨海默病(AD)之後第2常見的癡獃 病因,也對神經變性病癡獃患者的認知下降有重要作用。VaD概念已從多髮梗死性癡獃(MID)擴展爲血管性認知損害(VCI)。VCI 臨床亞型包括血管性輕度認知損害(VaMCI)、VaD、混閤型癡獃(閤併神經變性病癡獃,如AD) [1]

VaD是VCI範疇中病情較重的群體,患病率爲1.26%~2.4%,佔所有癡獃病因的12%~20% [2]。從病史和臨床特徵來看,VaD大體可分爲兩箇大類:一類是急性或亞急性髮病,通常有明確的卒中病史,卒中後3到15箇月內30%以上患者齣現認知損害,9% 髮生癡獃,1 年內仍有7% 髮生癡獃,隨訪5 年時認知損害患者中44%髮展爲癡獃 [3-4];另一類是漸進或隱襲起病,通常沒有明顯的卒中病史,經歷輕度認知損害(MCI)逐漸髮展爲癡獃,佔VaD 的36%~67% [5]。目前國內外尚無以VaD爲適應證的批準藥物 [6-8]。因此,早髮現、早診斷、早治療是VaD防治的全球共識。

然而,VaD診斷無中國標準,採用國際標準則因語言文化環境不相衕、腦血管病影像學認定標準不統一和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影響,包括VaD 在內的癡獃就診率僅26.9%,臨床漏診率高達76.8%,在社區約93%癡獃患者未被髮現,接受規範化治療率僅21.3%,使我國癡獃診治水平嚴重落後於高收入國傢 [9-11]。爲此,我們研究小組基於一箇多中心病例在線登記繫統(軟件著作權號2014SR015590)(總計5,396 例,其中VaD 891 例,AD 癡獃1,470 例,其他癡獃543 例,MCI 916例,認知正常1,576例),利用神經心理學、神經影像學和臨床神經病學等知識和技術,以最新的VaD診斷標準[美國心髒學會/美國卒中學會(AHA/ASA),2011年;《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Ⅴ),2013年;國際血管行爲和認知學會(VASCOG),2014年]爲依據 [12-14],對VaD臨床篩查所涉及的認知、行爲、功能和腦血管病證據等檢測技術及其閾值和性能進行瞭繫統研究,併通過繫統綜述和共識會議等形式,構建瞭適用於中國人群的VaD篩查和診斷框架,爲臨床環境下的VaD篩查提供實踐指導。

發錶評論
評論通過審核後顯示。
版權聲明

本網所有內容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ADC網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箇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髮佈/髮錶。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轉載或引用使用時必鬚註明"稿件來源: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網",併標明ADC網址www.adc.org.cn,違者ADC將依法追究責任。

轉載或引用本網中的署名文章,請按規定曏作者支付稿酬。